當你參與討論會議,你不能沈默,你要敢說話。
討論會議不同於宣導會議,宣導會議一般是所有人參加,只是老闆公布一些訊息傳達政令而已,也許有不清楚的地方你可以發問,但一般只是老闆的單向發言。討論會議則是小眾會議,可能只有3~5個人,參與者都是議題的相關人,不然不會找你,可能對你的工作有直接影響,亦或是你曾經做過類似的事需要你的經驗分享,總之既然你受邀參加會議,你就有發言權,你不能沈默。
很多人在這種討論會議仍是習慣沈默,沒有意見,或者只是發些<嗯、唉、哦、是>的語助詞。也許是覺得自己資歷淺位階低,不好意思發言,或是擔心自己說錯話惹麻煩,也可能就是單純的沒有意見。結果弄的會議有沒有他參與都無所謂,可以完全忽略他的存在。
不管怎樣,如果你想成長,討論會議你就必須要說話。
1、跟你工作有關,你必須表達立場。同意不同意,贊成不贊成,反對不反對,至少你必須表達你的立場。讓別人知道你的立場,才能找出最大的共識。不然如果你剛好是主角,又沒有立場,那會議就會很難有結論。
2、你必須練習說話的膽量。這是討論,不管對錯、正面反面,你的意見也許能激起別人的火花,讓討論更進一步。而且這種小型會議針對事情討論的,特別適合訓練說話的膽量。當你可以自在地在這種小型會議發言,以後在大型會議或是直接面對大老闆的會議你才不會緊張到說不出話。
3、說話會強迫你思考。你不想說話,你就會降低你的關心程度,注意力不集中,你就不會對議題深入思考,你會想等別人的結論,最後你只是被動地被告知結果。反之,當你想說話,你就會想讓說出來的話有意義有價值,自然地你就會認真聽別人說話,了解別人的立場和意見,延伸別人的想法,辯證別人或自己的論點,企圖找出不一樣的觀點,學習站在更多不同的角度。想說話就會強迫你更參與,強迫你思考。
4、溝通是說和聽的行為。溝通就是有進有出,一來一回才叫溝通。你不說話,人家就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你不能期待同事會像你老媽那樣知道你在想什麼,人家也沒那麼多力氣去猜你在想什麼,最後你很可能就被邊緣化了。而你想說話,想說服別人,你就會去聽人家說什麼,你會聽,你就在學習了。
5、贏得尊重的機會。當你在討論過程中言之有物,慢慢地人家就會開始注意你。隨著你的能力和經驗的增加,你的發言會愈來愈有力道,愈來愈命中目標,人家就會開始尊重你,甚至開始follow你。你想要贏得人家的尊重,你就要說話。
下次會議,開始發言吧。
====
文章發表在2012夏日的BLOG傳說-
<工作二三事>[成長系列]討論會議,你要敢說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