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效率是來自於量的改變,那你就陷入一直不停增加數量的迴圈,但是量的資源有限,當你再要不到資源時,效率就與你絕緣,而且所付出的成本是你負擔不起的。
你應該有事情做不完,晚上留下來加班的經驗,一天二天沒什麼關係,一年二年你行嗎?家裡老婆小孩還認得你嗎?男女朋友沒有常跟你吵架?你的健康檢察報告有多少紅字呢?
Project delay了,加班不夠再加人,又delay,再加人,然後呢?只會這101招,跟老闆要人。Project創造出來的價值跟付出的成本成比例嗎?為了這個project,借調挪用過來的人力又影響了多少其他的projects呢?公司付出這麼大的人力成本,還願意支持多久?
量的改變是可以有明顯的效率提升,但只適用短暫的時間,因為資源不可能讓你長時間佔用。就像為了衝刺目標,短期加班大家都還可以接受,但是長期加班有多少人受的了!Project delay最常用的藉口就是人力不夠,加了人就真的有效嗎?我想做軟體的感受應該很深,加一個專家跟加一個不懂的人進來,是差很多的,更何況常常加進來的是一個白目(PS. 因為別的project或單位願意出借的人力通常就是這樣的人比較多 @@)。
加班加人的方式小學生就會了,如果你改善效率的方法還只會從數量上改變,那你並沒有抓住效率意義。你必須從<質>的改變來提高效率,運用80/20法則,找出關鍵的20%,質的改變就要先從這20%下手。
你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要加班?加班的代價是你願意付出的?時間都花到哪去了?Mail、開會、不停地context switch?要如何有效地時間管理?
*、Project主要的問題是哪些?Critical path在哪?哪些人是key persons?如果幫助這些key persons?大家時間都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嗎?如何幫大家減少甚至消除不必要或無意義的工作?如何改善工作環境讓大家更方便?Routine的例行工作能否自動化?工作流程能再簡化?如何提升大家的工作能力和情緒?
學習的效率也應該來自質的改變,一旦你學會從質的改變著手去改善效率,你就已經比很多其他小學生強了。
====
文章發表在2012夏日的BLOG傳說-
<工作二三事>[成長系列]效率來自質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